從《戰狼2》到《紅海行動》,叫好又叫座 —— 類型片化,主旋律影片走出新路
截止到4月17日,軍旅題材影片《紅海行動》上映60天,已取得36億元票房,幾乎完美復制了去年《戰狼2》的票房與口碑佳績。細看這兩部影片,似乎有某種內在相同的東西:異國戰場的絕命突圍、令人眩目的先進軍備,以及軍人崇高的“國家情懷”,無一例外都讓觀眾熱血沸騰、大呼過癮。長久以來,作為主打“愛國主義”與“國家情懷”的主旋律影片,很難在市場上取得如此高的票房與口碑,然而這兩部影片的成功,讓“主旋律”影片看到了類型片化的成功路徑。 文化消費領域的類型化由來已久。無論是言情類小說,還是民謠類音樂,出發點都是產業化的需求使然——類型化的產品,有固定的成功路徑可以依靠,可以有效提高制作效率、進而降低成本,因此,對于同走產業化路徑的電影來說,類型片化也是必然。從早年的《英雄》開創武俠大片的類型化之路,到《泰囧》以來的公路喜劇,類型化影片的成功比比皆是。 隨著內地電影市場容量的不斷擴大,電影類型化已成一種趨勢。截至目前,全國影院數量已接近1萬家,銀幕數已經超過北美、達到********,由此帶來觀影人次持續提升——近兩年,內地電影市場始終保持著年15億的觀影人次。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背景下,愛情片、動作片、喜劇片等傳統商業類型片均獲得了巨大的發展,不僅制片數量多,且票房總量一直占據較大市場份額。此外,以《畫皮》《妖貓傳》《尋龍訣》等為代表的中國式奇幻大片也正在崛起,并有不俗表現?梢哉f,對于一個龐大的市場而言,多元化的類型片生態是支撐一個成熟電影工業的必然選擇。 也正是在這種市場氛圍的驅動下,“主旋律”題材影片的類型片化在近幾年腳步加快——《戰狼》系列和《紅海行動》以熱血英雄詮釋愛國主義;《逃出生天》嘗試消防題材與災難類型片結合;《建國大業》《建黨偉業》《建軍大業》則探索一條 “群星璀璨”的特殊歷史題材影片之路。 雖然不同主題的“主旋律”都在尋找屬于各自的類型化之路,但當前最成功的主旋律商業電影還是集中在軍事題材上,特別是《湄公河行動》(11.8億元)、《戰狼2》(56.8億元)、《紅海行動》(至今36.4億元)的“鳳頭”“豬肚”和“豹尾”,為主旋律類型片提供了有益的經驗。 如果說,以《戰狼2》和《紅海行動》為代表的軍旅題材影片正在以一種類型片的方式取得成功的話,那么這種成功的條件首先是對稀缺題材的勇敢嘗試。一直以來,英雄主義電影幾乎都被美式英雄壟斷,中國的硬漢形象一直是題材空白,直到吳京將中國式的英雄主義、超群的軍事素質與“打不死”的商業片英雄角色集合在“冷鋒”這一角色身上。在《戰狼》系列之前,內地還沒有團隊做過同類題材的嘗試,因而影片迅速吸引觀眾視線,引起觀影興趣。 其次,這些軍旅題材影片所展現的愛國主義不是“口號式”的,而是在中國國際地位崛起的時代背景下,國家力量的真實彰顯。以《紅海行動》為例子,影片講述的中國海軍“蛟龍突擊隊”在異國他鄉解救人質、執行撤僑任務等精彩故事,正是中國軍隊近年來勇擔和平使命的真實寫照。 而隨著我軍軍事裝備現代化,影片對我軍現代化裝備的展示,也是一大看點,從各類新型戰艦、戰機,到數字化單兵裝備,乃至一身頗具時尚感的數碼迷彩戰斗服,都讓觀眾眼前一亮。如果說“真實就是力量”的話,那么《戰狼2》與《紅海行動》正是對國家實力的真實再現,帶給中國觀眾極大的滿足和自豪感。 最后,不得不說,無論主旋律影片怎樣類型片化,都不能忽視對影片質量的執著追求。在各種評價體系中,以票房為代表的電影數據往往最直觀地反映觀眾的消費傾向,這也直接決定了類型電影的成功與否!皟热轂橥酢睍r代,影片的質量是觀眾用腳投票的關鍵。 在這方面,《戰狼2》和《紅海行動》已經成為電影市場難得的一股清流。吳京的較真與投入,在導演和演員中罕見,而《紅海行動》導演林超賢對戰爭細節的描述堪比好萊塢大片。值得欣慰的是,觀眾注意到了他們的“與眾不同”,并做出了明智的選擇。 多屏時代,文化消費市場形態各異且競爭激烈,各種文化形式的競爭說到底是對用戶時間的爭奪,“主旋律”影片既然要承載更多嚴肅主題,就更應該對日漸多元化的觀眾口味有更精準的把握,以精品化的態度,面對每一部作品,才有可能最終在競爭搏殺中勝出。 《新華日報》記者 徐 寧
|